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OD体育 > OD体育官网

OD体育官方网站- OD体育APP下载- 世界杯指定投注平台央视杨君访谈清华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院长李希光:客观公正是优秀记者的第一标准

发布时间:2025-08-06 18:58|栏目: OD体育官网 |浏览次数:

  od体育官方网站注册网址,od体育app官网下载,od体育最新登录网址,od体育平台,od体育app,od体育app下载,od体育靠谱吗,od体育,od体育下载,od体育官方网站,od体育官网,od体育投注,od体育下注,od体育买球,od体育世界杯,od体育欧洲杯,od体育赛事,od体育开户,od体育注册,od体育登录,od体育入口李希光:重大事件我不知道您指什么,要是指普通的老百姓利益相关的事情,还是和中国国家领导人相关的,还是和国际领导人相关的。我永远难忘的是我当年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写的第一篇报道就是调查性报道,当时在中国的安徽发生了一场煤矿冒顶事故,下面出水了,我得到消息之后,买了一张硬座火车票,坐了一天一夜又换长途汽车,到了安徽省的萧县的固山煤矿,当时一共20多个煤矿工人被淹在井下,小煤矿。我去了之后,背了一台英文打字机,那时没电脑,是在1986年的时候,差不多18年前、17年前,我背了一台打字机,在那个地方一边采访一边写。到第二天我就写出一篇很长的,大概是7000字的,在我的打字机上打,用快件,那时也不叫快件,反正用最快的速度发给《中国日报》,那时我读书的时候,等于是学英文的,自由撰稿人,因为那时用中文写发不掉,没有报纸会报道,在18年前中国的媒体不像今天这么开放,出事故的消息很难发,更别说调查性报道,当地县里比较配合,给我了一张照片,他们救人的照片,然后我把这个消息用英文发出去,一整版,第三天《中国日报》见报了。当时连文字带消息都发掉了,而且专门购买了照片的版权,一下全世界全知道了。所以我感觉媒体最重要的作用还是要报道与老百姓相关的故事和新闻,你说重要不重要。

  再一个,我离开记者的岗位之前,大概是我最后一两次采访,比较大的一个就是克林顿访华,这是比较大的,当时采访他攀登长城,我作为唯一的一个文字记者,当时采访了一个特写。再有一个是我1998年离开新华社的岗位之前,采访的另外一篇报道,和我的同事一块编辑的,就是中国修改《婚姻法》,当时中国修改《婚姻法》,可能人大要通过了,历来我们的法律就是人大通过之后才可以公开报道,我们的记者在人大得到消息,可能这一届人大常委会要通过修改《婚姻法》,当时我正好是政治文化编辑室的主任,今天要通过修改《婚姻法》,必须要通过大家讨论,应该发消息,他说会不会不让发消息,我们试一下,结果我们经过种种努力,用了九百字把全国人大准备修改《婚姻法》的消息报道出去了,其结果在全国引起了一场大争论、大辩论、大讨论,从《南方周末》到《北京青年报》。本来计划全国妇联也好,还有起草小组准备想在1998年通过,但是经过这场讨论,一直到2000年还是2001年才通过。这就说明媒体的存在意义体现出来了,任何一个涉及公众、涉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策、法律出台,必须经过人民的讨论和辩论。我感觉到媒体第一次在中国立法方面起到作用,修改法律或者立法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我更感觉到媒体新闻的舆论监督作用非常重要,就像我讲的克林顿那篇稿子,当时是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定,不能炒,克林顿攀登长城发条消息就行了,但是我去了之后突然发现很有意思,我把各种细节用文字描述出来,就像摄像机一样,读者读起来有一种现场感,有一种视觉画面,写了一篇特写,结果大家一看,特写效果也很好,就冲破了当时的种种政策上的限制,把克林顿在长城的种种很有意思的场面详细报道出来了。

  李希光:对,1995年我在《》国内部,在华盛顿地区做记者,主要是报道环境新闻、科技新闻、医学新闻、人口、与科技密切相关的新闻。作为一个中国记者到了美国一个主流媒体工作,学到了很多东西,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是敬业,记者的敬业精神。因为在美国来讲,《》和《》大报记者的收入很高,而且都是很聪明、有才华的才可以做记者。但是大部分美国媒体的收入不高,但是他们为什么要做记者?因为他们为了精神上的满足,他们认为做记者可以为别人服务,因为机制没有自己的名利,他是帮别人出名,让别人发财,记者更多的是站在公众的利益。他把个人得追求作为报道真相,如果一旦一个故事被报道出去,大家分享了,这也是一种分享,比他当一个小老板发小财还要幸福。

  李希光:对,我现在是背着电脑,过去是走到哪里背着一个很笨重的打字机,我今天还把打字机摆在我的办公室里,让学生们看,看看中国传播技术的发展,从打字机到电脑,最早中国人还使用毛笔。1995年,《》总编辑家族有基金会,每年要从全世界选十个国外记者,青年级的,那时要求35岁以下,我那年正好35岁,35岁以下的记者有一定经验的,当然英文要非常好,可以用英文采访、写作的,到美国工作。美国十家大报接受这十个记者,一张大报接收一个。正巧他们在200多个候选人中看了我的作品之后,他看英文作品,最后可能觉得我的作品对他们比较有意思,讲中西方文明对话、交流的,也有冲突,丝绸之路上,很有意思,讲的全是故事,从探险的角度,从文明的角度,文化的角度探讨中西方文明的相撞,最后他们确定请我去《》做访问记者。

  李希光:我引以为自豪的就是对新闻敏感,还有对媒介市场需求的影响。我基本上做编辑室主任期间,要组织稿件,今天叫策划,我更多的比较喜欢叫组织,因为策划有一点嫌疑,好像是你制造的新闻,组织是通过分社,还有各个记者提供的线索,组织大家采访,帮他们计划采访,帮他们出点子。基本上差不多我认真经过思考,和他们一块研究,布置了采访报道的稿子,我看了他们的稿子,最后觉得可以签发的稿子,最后能被世界有通讯社,最后被路透社、还是法新社采用,还是三家一块采用,甚至是香港的哪家报纸用哪一个版,放在这个版的头条,我可以做到基本上这个预测,直到今天我仍然相信我有这个能力,新华社这篇稿子,包括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哪一条消息播出之后,西方机构会选哪一条,大概我基本上都能预测到。因为当年我在新华社发奖金,虽然一条奖金不多,一条稿子给10、50块钱,外电采用一条可以给30块钱奖金,当时我跟记者讲你必须采访,他说不愿意,太累了,我说你采访,至少有两家外电采用,等于可以拿60块钱。

  李希光:有的新闻,当年海淀区,关于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北大有个学生,两个学生吵架,告另外一个学生偷用他的电子邮件,搞的最后美国大学没录取他,就告到法院,海淀区开庭,我跟一个记者说我去报道,记者说不能报道,因为有的思想比较保守的老编辑说怎么能报道互联网,这个东西太可怕了,好像是帝国主义颠覆中国的工具似的,中国不应该有互联网。我跟记者讲,第一,互联网肯定对中国有好处的工具,通讯也好,传播工具也好。第二,对你个人来讲,我相信明天三家西方通讯社全部会采用,第三,香港的各大媒体都会采用,香港报纸采用一条给10块钱,外电是30,这条稿子给你100块钱奖金,那时100块钱奖金等于今天的1000块钱考虑。互联网刚刚进入中国,这个就去了,经过种种努力,新华社播发了,果然当天播发稿子不到三小时,外国驻北京的记者全部采用了这条稿件。

  李希光:CCTV-9和CCTV-4我还是比较了解的,因为我长期对外新闻工作,这几年到了清华之后,我更多的是研究国际传播,我很关注CCTV-9和CCTV-4的频道,我觉得问题主要是两个。一个就是人性化不足,另外新闻不够,为什么人性化不足?从国内来讲,某些报道可能更宽一些。但是从国际来看,讲故事还没到特别人性化的地方。再一个新闻部分,既然是报道英语广播,对美国地区,或者是中文广播,也是对美国或者欧洲地区,缺乏一个当地新闻,美国人关心的,他不报道美国当地的新闻,不报道美国各个城市的天气预报,小城的天气预报,在这种竞争情况下,新闻最重要的,除了故事性之外,还有相关性,两个点,一个是故事新,还有相关性,如果这条新闻跟我毫无关系,如果是纯文学性的,莎士比亚的特别有意思的,一般来讲我不会看的,中国开个会跟我毫无相关,工人运动会、农动会我不会看的,我要看跟我相关的,什么相关?我这个小城镇,小学的开学典礼或者毕业典礼,这可能比中国开个……一种本地化的新闻,地域化的新闻。

  李希光:这点在中国来讲,中国虽然说整个国家在市场化方面可能比西方国家起步晚,但中国媒体的商业化方面已经远远超过任何一个国家。其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记者新闻的采编和商业化很难分开。电视台做的栏目都是为广告服务的,什么栏目的广告多,或者哪一个产业广告多,就开辟哪个栏目,而不是哪一方面读者需求多,因为我们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可能办这个栏目有更多的农民、下岗工人看,但是不可能有一个广告商在这个地方投入广告,因为他们是没有购买力的,中国媒体,报纸也一样,大量做汽车版面,房地产版面,但是真正购买的起汽车和房地产的读者很少,因为有钱人投放广告,这就带来媒体是高度商业化的,再一个,中国的小报,一个城市有很多小报,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我讲的“黄色”不是完全低级下流的,垃圾报纸特别多。美国的大城市,一般一个城市最多两家到三家,有的报纸就一家。

  李希光:这个问题讲得非常好。开学我给学生讲第一课的时候总是问他们一个问题,您认为世界上最崇高的职业是什么,如果他们都回答是记者,那么我就很放心了,你可以在这个班上上,如果他回答不出这个问题,基本上我就说你再换一个老师,不要学新闻学了。为什么?有的学生讲我要当律师,因为法院律师挣钱多,法院律师甚至可以维护正义。我说不是的,如果没有罪犯,你到哪儿去挣钱,律师需要罪犯,犯罪越多他挣钱越多,法律纠纷越多他挣钱越多。有的学生讲医生是最高尚的,我说医生动一次手术只能救活一个病人,但是一篇好文章可以救活成千上万的人,有人还讲当老师,李希光老师,当老师的是最高尚的,我说再高尚一次最多教几十个人,但是记者是成千上万,但是必须做个好记者,有上百万观众,做好的节目就会使大家带来一种幸福感。

  李希光:对,韩玉华在CNN来讲是比较成功的亚裔的节目主持人,她在进入CNN之前做了17年的新闻记者,她很有意思,她在大学里不是学新闻学的,是学英美文学的,因为她是美国人,学英文,先到广播电台做记者,做最苦的也是大家最不想干的记者,因为每天是24小时随时待命,你猜是什么记者?专门跑警察局的,专门报道犯罪的,哪儿失火了,哪儿杀人了,可以叫警察记者或者犯罪记者。作为这个社会新闻记者报道犯罪新闻,什么人被杀了,要最讲究尊重事实。第一,什么人被杀,人名不能搞错,男女不能搞错,年龄不能搞错,是父亲还是儿子,是母亲还是妻子,搞错了一样,会给这个家庭带来很大的混乱或者麻烦,报错了伤害更大,所以训练了她非常好的职业使命感,慢慢从一个最基层的记者,一步步到更资深的记者,然后进入CNN。当然她在其它方面可能不如你,因为她没有受过专业理论的,广播学院广播电视的新闻理论训练。

  李希光:小报作风是一个经典的案例,我已经用在教学上了,就是一个月之前,香港的裸星事件,这也是典型的我们的新闻商业化操作,新闻学应该是公正的,公正新闻学,心理变成偷窥新闻学,这种东西像一样,读者出于生理的本能,可能广大电视观众都爱看,90%的男的都爱看,女的不一定爱看。但是在北京打工的农民看了这个影视片断,对他个人的生活会有改进吗?他是不是能从工地上挣更多的钱,他的教育水平得到提高,会找到很好的工作,他可能每天更郁闷,看不到希望,而且想入非非,看到一个裸体女人的照片。对明星个人的问题,更广大的公众需要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空气污染问题、学生上学问题、大学毕业生的分配问题、艾兹病的看病问题、预防问题,但有多少版面是给工人、农民,给艾兹病患者的,而一个裸星事件竟能从头版占到很多版面,这期结果可能公众爱看,培养了吸的习惯,明知道对他不好,会使他家破人亡,但是他上瘾了。

Copyright © 2012-2025 OD体育官方网站新闻网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电话:020-88888888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经济开发区 备案号:
网站地图